我仍不知前方的路

大一一年的小总结

Posted by RidgerChu on June 30, 2020

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大概还在想着选学校的问题,但去向大抵已经定了:去西南,来成电。我已经记不起那时我对这所学校的想法了,大概就是本科生活可能正是能让我大显身手的地方。
我做出这个判断还是有点道理的:初高中的社团经历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,这个世界多元而有活力,我在这个世界里发挥着我的个人特性,游刃有余。自然地,我认为本科也将会是这幅模样,也就是大多数人所说的社团、学生会、亲密关系……还有一群有趣的教授们,他们会领着你进入属于他们的学术领域,这可比高中生活有趣多了。
一年过去了,我和那时的我并没有产生什么差别,我仍未弄清楚本科的意义到底在哪。如果说本科的意义在于学术,在培养方案上看来,我并不会接受到系统的学术教育,这和Master有着本质区别。我的毕业也不和我发了几篇SCI有关系,甚至我的毕业论文可能无法在中国知网上被查到,四年过去我仍然是个学术小透明。如果说本科的意义在于应用,我更不认为本科知识能够真正用于应用:除了几门特别强调应用性的课程外,许多课程所教授的技术与主流体系是脱节的。C++编译器仍在用着Dev C++,Visual Basic仍在被当作重要的编程语言被教授,更有学了四年不知Github为何物者。总结来说,一句话:可选择的课多,但充数的也多,蹭热度的课程更多。这一年我修的课大概覆盖了成电一半的学院,这些课有一部分我认为甚至不如优质网课来的好。3B1B的线性代数入门它不香吗?可汗学院的微积分入门它不香吗?大部分的资源被用于重复造轮子,其结果或许便导致了我看到的本科。
本科真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?或许对我而言,本科的意义不在于它教了什么,而是它给了我足够的空闲时间。一年前,我除了睡觉就是应考;五年后,996在等着我。这几年恐怕是相当清闲了。我能够轻装上阵,探索这个世界;我也能旁听到哪怕是与我的专业完全无关的课程,这给了我再次认识我自己的机会,因为直到现在,我仍不清楚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。Who am I?在初高中两次成功的社团经历给了我错觉,我几乎没花什么力气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,我一度认为我是一个好Leader。但担任sosconf的总召这将近一年里,我所受到的挑战和影响已经几乎到达了我Leadership和承压能力的极限,我一度怀疑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足够的Leadership,或者说这Leadership只是一个假象。最后我弄明白了一个道理,我不能花太多时间在怀疑自己身上,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move on. 即使我不够格来成为总召,但我既然承担了这份工作,那就做下去吧,摸着石头过河,谁知道呢。在这一年里,我还探索了电影工业、深度学习、摄影、哲学、Material Design与Fluent Design…… 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都确实没有太多的实际用途,但我确实相信总有一天它们会突然串联起来,让我惊叹于命运之神奇。我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LOL刷知乎刷b站,害。这样的日子还有两三年,我要尽我自己所能去探索一些我不知道的世界,去看看那些我曾经不知道的自己。
我仍不知我是谁,我的路究竟通往何方。Leader?不是,我内向且不善于表达;设计师?不是,我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地照搬设计指南罢了。码农?更不是,我的码力相比科班出身的同学们确实还差火候……但希望最后的最后,我能不用标签定义自己,不用简历上的那几行字定义自己,甚至不用语言定义自己,而是站在镜子前看着光的反射所造就这副躯体的虚像,我,就是我。